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战功赫赫的朱可夫是如何失去斯大林信任的?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李三万

摘要:要说二战时苏联卫国战争中哪位将领战功最大,毫无疑问是朱可夫。被苏军公认为是“战神”的朱可夫,为什么在战后很快就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?

要说二战时苏联卫国战争中哪位将领战功最大,毫无疑问是朱可夫。被苏军公认为是“战神”的朱可夫,为什么在战后很快就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?

说说功高震主之类便宜话很容易,不过即使按阴谋论或者封建帝王术那一套来说,也不能说什么信任不信任,煞有其事的说信任的,全是政治白痴!斯大林这个人,是个黑化的好材料,但这个人的能力同样无法否认,首先说朱可夫功高震主这种话,首先要搞清楚朱可夫的功有没有高到可以震主的地步?

二战苏联的胜利当中,功劳最大的是谁?难道不是斯大林本人?他才是领导苏联夺取这场胜利的人!朱可夫?朱可夫只是其中带领苏联红军夺取这场胜利的人——之一!这么说没问题吧?这场胜利,军事只不过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,甚至不是最重要的!我们都知道苏联是靠什么取得对德国的胜利的,苏联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强大的工业能力!虽然不能和美国相比,但体量庞大,足以和德国拼消耗。敢对抗自己十倍、二十倍坦克的虎式,最后被四十、五十倍的T-34淹没!有三百、四百架战绩的空战王牌,依然要面对成千的菜鸟飞行员!从这一点说,要感谢斯大林用剪刀差催生出的工业化!

展开剩余71%

没有苏联这架产能巨大的绞肉机,纳粹德国既不会这么快垮,也不会垮的那么彻底。这种种规模的战争,只看见军队的胜利,元帅的功劳,眼光何其天真?社会动员保证源源不断的兵员,后勤生产保证装备充足,才是胜利的根本。国际同盟,首脑会晤,人家认的也是斯大林而不是朱可夫。

苏联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现代国家,如果朱可夫想借助自己的威望,觊觎斯大林的位置,他的军事能力一点屁用都没有,而是需要他有政治头脑和政治手段。他振臂一呼,红军战士纷纷景从,推他上位这种事,在封建时代也只是评书里的事,我们倒回去看,后来上位后,批斯大林都偷偷摸摸开会的赫鲁晓夫,朱可夫主动站队过去,没吃到好果子,都没什么办法,在斯大林手下,反倒有兴风作浪的能力?所以说别多想了,二战结束,朱可夫作为军事人员,任务已完成,功勋表彰了,待遇给了,就靠边站吧,接下来要重建破败的家园了,需要的是懂经济的,懂建设的,用不着打仗的了!仅此而已。

当然对朱可夫的忌惮也是原因。二战结束时,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威名几乎传遍了全世界,在苏联的威望仅次于斯大林,1945年6月的苏联胜利阅兵,检阅部队本应该是斯大林的。本来也确实是安排斯大林受阅的,但苏军惯例,受阅首长是要骑着高头骏马的。不大会骑马的斯大林在练习时从马上摔下来受伤了,于是只能换成了骑兵出身的朱可夫,那一天朱可夫身穿元帅服,骑在着白色的骏马,检阅着卫国战争胜利的部队,朱可夫的威望达到巅峰,但好大喜功的斯大林心里却肯定不是滋味。

朱可夫因为卓越功勋,有时说话做事也有点口无遮拦。同时朱可夫也比较高调,太过瞩目,斯大林身边很多人就眼红,比如早年就与朱可夫有矛盾的内务部长贝利亚,这两人在1934年大清洗时就结下怨恨,所以贝利亚容不下朱可夫,想搞掉他,屡次给斯大林打报告,都被驳回了,不过却在斯大林心里留下了疙瘩。

二战结束以后,朱可夫在1946年4月回到了苏联。由于朱可夫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,他在军中威望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斯大林。对于斯大林来说,苏联只能有他一个领袖,但凡其他任何人越了界,都会遭到他的打击。

于是在同年6月,苏联国内开始出现了朱可夫阴谋夺权的谣言。本来斯大林是想要通过谣言将朱可夫一举打垮。但由于华西列夫斯基等三位元帅站出来为朱可夫说话,斯大林清洗朱可夫的计划,并没有成功。

接着又有人说朱可夫对西方媒体大放厥词,说了很多违禁的话,也有人说朱可夫贪污腐败,侵吞了很多战争财富,于是斯大林下令调查。结果还真是,朱可夫家里有很多战利品,玲琅满目,这些都是朱可夫率军打到德国时缴获的战利品,大家都拿一些,分一些,底下人再送一些,就都堆到家里来了,这个事往严重了说,确实违纪了,因为缴获的战利品未充公。往简单的说,没什么大不了的,大家打了胜仗缴获了战利品,多少都会分一些,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,但一旦上纲上线,那就是罪名。

不久贝利亚又指出了朱可夫的一条罪行。朱可夫把二战胜利的功劳,都归到自己一个人身上,显然已经违背了党的宗旨。尽管在罪名出来之后,朱可夫立刻写下了认错信,但斯大林还是将他从党中央委员会开除,并先后将他调到了敖德萨地区和乌拉尔军区担任司令。这样一来,朱可夫就彻底远离了政治中心,再也不会对斯大林产生威胁了。接下来,苏联的新闻媒体上对朱可夫的报道越来越少,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,朱可夫才得以复出,重回人们视线,担任苏联国防部长。

发布于:天津市